時代 |
文體類別 |
篇名 |
作者 |
文學常識學習重點 |
先秦文學
|
詩經 |
1.碩鼠(魏風) | 詩經 |
· 詩經的題材和體制(簡介風雅頌) · 詩經的寫作技巧 · 詩經對後世的影響 |
楚辭 |
2. 國殤 | 屈原 |
· 楚辭的得名 · 屈原作品的主題、形式和風格 · 楚辭對後世的影響 |
|
散文 |
3. 寡人之於國也章 (梁惠王上) | 孟子 |
· 先秦散文興起的原因 · 春秋戰國時代說理散文的寫作特色 (簡介論語、孟子、莊子、荀子、韓非子) |
|
4.秋水「知魚之樂」(節選) | 莊子 |
|||
5. 蘇秦約縱 (節錄) | 戰國策 |
· 春秋戰國時代敘事散文的寫作特色 (簡介左傳、戰國策) · 先秦散文對後世的影響 |
||
兩漢文學
|
傳記文學 |
6. 鴻門會 (節錄) | 司馬遷 |
· 史記敘事及刻畫人物的技巧 · 史記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|
樂府民歌 |
7. 東門行 | 佚名 |
· 樂府名稱的由來 · 漢樂府民歌的形式、題材和寫作技巧 · 漢樂府詩對後世的影響 |
|
魏晉南北朝文學
|
五言詩
|
8.雜詩(其五:僕夫早嚴駕) | 曹植 |
· 建安文學興盛的原因 · 建安文學的內容特色 · 田園詩的特色 |
9.移居(其二:春秋多佳日) | 陶潛 |
|||
駢文 |
10.與宋元思書 | 吳均 |
· 駢文形成的原因 · 駢文的特點 |
|
唐宋文學
|
詩
|
11.月下獨酌 | 李白 |
· 唐詩興盛的原因 · 近體詩的體制 · 唐詩演變概述 |
12.閣夜 | 杜甫 |
|||
13.鳥鳴澗 | 王維 |
|||
14.從軍行(大漠風塵日色昏) | 王昌齡 |
|||
15.賣炭翁 | 白居易 |
|||
16.蟬 | 李商隱 |
|||
散文
|
17.師說 | 韓愈 |
· 唐代古文運動產生的原因 · 韓愈、柳宗元對古文運動的貢獻 · 歐陽修與宋代古文運動的復興 · 唐宋古文運動的影響 |
|
18.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| 柳宗元 |
|||
19.送徐無黨南歸序 | 歐陽修 |
|||
詞 |
20.破陣子(四十年來家國) | 李煜 | · 詞興起的原因 · 詞的體制 · 宋詞演變概述 |
|
21.八聲甘州(對瀟瀟暮雨灑江天) | 柳永 | |||
22.定風波(莫聽穿林打葉聲) | 蘇軾 | |||
23.瑣窗寒(暗柳啼鴉) | 周邦彥 | |||
24.南鄉子(何處望神州) | 辛棄疾 |
元明清文學
|
曲 |
25.法場 (竇娥冤第三折) | 關漢卿 |
· 元曲興起的原因 · 元散曲的體制 · 元雜劇的體制 · 元雜劇對明清戲曲的影響 |
雜劇 小令 |
26.水仙子 (和盧疏齋西湖:春風驕馬五陵兒) | 馬致遠 |
||
小說
|
27.武松打虎 (節錄) | 施耐庵 |
· 章回小說的來源和形式 · 著名小說(水滸傳、三國演義、西遊記、儒林外史、紅樓夢、聊齋誌異)的內容和寫作技巧 |
|
28.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(節錄) | 曹雪芹 |
|||
29. 種梨 (聊齋誌異) | 蒲松齡 |
|||
現代文學
|
詩歌
|
30. 死水 | 聞一多 |
· 新文學運動產生的原因 · 新文學運動提倡者(胡適、陳獨秀)的主張 · 詩歌、散文、小說、戲劇的形式 |
31. 水巷 | 鄭愁予 |
|||
散文
|
32. 漸 | 豐子愷 |
||
33. 荔枝蜜 | 楊朔 |
|||
小說 |
34. 祝福 | 魯迅 |
||
戲劇 |
35.日出 (節錄) | 曹禺 |